醫院做保潔27年,媽媽只為等走失兒子回家
早上6點,張彩霞就起床了。她穿上了平日做保潔舍不得穿的新衣服,還去理發店拾掇了一下頭發。因為走失29年的小兒子就要回家了,她得高高興興的迎接他。
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刑偵民警南濤向記者介紹,早在多年前,張彩霞夫婦就將自己兒子失蹤一事向西安警方報案,并采集血樣將DNA錄入了全國打拐數據庫。日前河南省人口普查,公安部發現張陜丁的血樣DNA與張彩霞夫婦比對成功,便將對比結果下發到了西安市公安局。
“收到這一比對結果后,上級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抽調六名警力深入調查張陜丁被拐案。我們擔心庫里的DNA數據久了出現偏差,還特地再次對張氏夫婦進行了血樣采集,又趕赴河南采集了張陜丁的血樣,送到省廳做二次比對。2月12日比對結果一出來確認無誤,我們就第一時間通知了當事雙方。”
這一分別就是29年啊,經過這么長時間兒子終于找回來了,心情那是無比的激動、復雜啊,那一天至今,她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1989年3月7日,張彩霞的小兒子張陜丁在西安市北大街十字附近走失。今年春節前夕,西安蓮湖警方通過DNA比對幫她找到了現在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生活的兒子。23日,離開家鄉29年的張陜丁回來認親,三秦都市報記者全程見證了這感人一幕。
母子間的第一個擁抱持續了2分多鐘。張彩霞哭了,也笑了。她說著“媽對不起你”,又念叨著“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幾句話惹得一米八幾的張陜丁直落淚。“兒子長大了,長高了,我老了,抱一下他腦袋才剛剛到他肩上。記得他走丟時,個頭才剛到我這呢。”張彩霞在自己的腰間比劃了一下告訴記者,這些年,關于兒子的每一個細節她都沒忘。
張彩霞給記者講了一件丁丁做的至今都讓她特別感動的事,“那時候他就四五歲吧,有一天看她姑賣完魚拿著一沓錢在數,就問我媽咱家咋沒有錢,我說咱家的錢都蓋房了再沒有了,他就說媽我以后掙錢給你花。”
1989年初,張彩霞的父親生病到西安住院,她帶著還沒上學的丁丁從老家周至到了西安看護。當時,張彩霞的愛人在位于北大街的陜西科技出版社工作,到西安的一個多月,張彩霞就住在出版社的家屬院里。白天,愛人上班大兒子上學,張彩霞就一邊照看老人一邊帶著丁丁。
3月7日上午,她洗了幾件衣服,突然發現原本在院子里玩耍的丁丁不見了。好端端的兒子突然丟了,張彩霞的天塌了。那幾天,她失魂落魄的守在北大街十字,希望兒子走失只是老天跟她開的一個玩笑,但從那天起,丁丁就從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兩年里尋子未果,張彩霞決定,守在孩子走失的地方,等著他回來。為了等待兒子回家 她到醫院干保潔,張彩霞到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做起了病房保潔員,一做就是27年。這些年,她的家搬了,這個工作卻一直沒換。休息時,張彩霞總喜歡找這里的醫生護士聊天。“就希望有人還記得當年的丁丁,能給我提供一點線索。”
他是從同村人的只言片語中,得知自己不是“那個家” 的親生兒子的。“其實小時候就有人在我跟前說過這樣的話,但我當時不愿意相信。5年前,我的朋友再次提起,我這才確信自己在別的地方還有一個家,還有父母親人。”這些年,張陜丁通過網上發帖等形式多次試圖尋找親生父母,但一無所獲。
2017年1月西安警方找上家門給他做血樣采集后,這骨肉至親團圓的一天,才終于到來。DNA對比成功 讓失散母子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