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潔大媽成日本國寶級匠人,為您解讀工匠精神
提起工匠精神,你可能會想起高精尖領域的技術大咖們,然而保潔工將工作做到極致也是會令人嘖嘖稱贊。
近日,來自中國沈陽的大媽新津春子火了,她對保潔工作別有一番技術心得,通過她和同事們的努力,讓東京羽田機場連續四年獲評“世界上最干凈的機場”,而她也被譽為日本“國寶級匠人”。在常人看來顯得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保潔工作,她如何做出了成績?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職業工人的未來是否能如她一樣備受關注?
事件:保潔大媽成國寶級匠人,熟記80種清潔劑使用方法。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信,這位保潔大媽叫新津春子,來自中國沈陽,干了21年的保潔工作,在她和同事努力下,讓已經服役85年的東京羽田機場連續四年獲評“世界上最干凈的機場”。
這下大家該好奇了,到底有多干凈?看看圖片,76萬平方米的機場從登機大廳到廁所均保持著整潔清爽,所有地面干凈到反光。由此,她也被譽為日本“國寶級匠人”。
在別人看來,春子的工作已經遠遠超越了保潔工的范疇,可以說是在干技術活。因為她可以對80多種清潔劑的使用方法倒背如流,也能夠快速分析污漬產生的原因和組成成分。
比如在處理不銹鋼飲水臺時,需要利用強酸洗液祛除飲水臺上粘著的漂白粉,但如果強酸停留的時間過長,則可能導致腐蝕,反而使不銹鋼失去光澤。她能掌握最佳時間,在溶解漂白粉的同時,迅速沖掉強酸洗液,讓飲水臺恢復以往的锃亮光澤。
看到這,可以理解為她有著對本職工作近乎苛刻的認真和追求,對挑戰污漬的興奮和執著,都是可以跳出保潔的定義、簡單體力勞動的范疇,而歸入工匠精神的序列的。
由于新津春子太能干了,現在已經調到了技術監督管理崗位,負責培訓機場700名清掃工隊伍,有時候也會應邀去解決公共場所或家庭的頑固污跡。
從職業工人到國寶級匠人 大媽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啟示:做事需要方法論 環衛工作也要總結經驗而非埋頭苦干
環衛工這份工作簡單嗎?是否真的如一般人所想沒啥技術含量?記者采訪到了同樣有著工匠精神的重慶環衛工人謝秋珍,她是重慶新安潔環保人和項目部人和大道班組的組長,主要負責人和大道、龍壽路、加新市場及吉樂大道等區域的清普掃和保潔。
謝秋珍今年61歲,從事環衛工作已經9年了,在她看來,做好環衛這項工作既不能敷衍粗糙,也不能僅僅埋頭苦干,而應不斷思考如何讓保潔工作更有效率,而謝秋珍就在日常工作中思考著如何改良工具改進方法。
比如在普掃大掃帚下面加上一排小苗子,能使掃帚密度大,掃地時干凈徹底,也更經久耐用。她還總結出了高效又安全的作業方式,如普掃時先機動車道后人行道,保潔時面向車行方向作業;根據天氣情況還會選擇靈活作業,如晴天時努力普掃、保潔,雨天時就努力擦拭道路護欄、隔離墩、電燈桿等市政設施,省時省力且效果顯著。
在其分管領導張基智看來,謝秋珍的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不僅值得大家學習,她對作業工具和方法的改良更是一種革新貢獻,讓大家工作起來都可以事半功倍。
專家:工匠精神應融入職業教育 在實踐工作中積淀。
工匠精神的大熱也讓大家重新關注起了職業教育和職業工人這個行業,在重慶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緯虹看來,職業教育一直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從發展規模和質量來看,重慶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從很多方面可以體現,比如重慶對職業技能大賽的重視,每年都積極舉辦校級、市級比賽,而重慶代表隊在全國職業大賽上也在斬獲著越來越多的獎項。”王緯虹說道,另一方面則是打造了永川職教城等職教中心,培育職教高校,出臺支持政策。
從行業前景來看,職校學生還沒畢業企業就爭相要人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對于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的關系,王緯虹表示,前者必須融入到后者中,從學生時代就應培養對職業工作兢兢業業、專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意識。但“工匠精神”的最終形成則有賴于在實踐工作中積淀經驗和技藝,從而對自己的職業工作產生更高的認識,態度、經驗、技藝、品德都相輔相成。
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工作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崗位不分貴賤,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精彩。